安徽产茶历史之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。唐宋时期,安徽已经是非常著名的茶叶产地。唐代歙州茶经昌江运至浮梁集散,白居易诗中前月浮梁买茶去正是描写这一盛况,陆羽《茶经》特别记载舒州太湖县茶为上品。
宋代在淮南地区(包括今安徽)设立了十三山场,其中安徽境内有舒州太湖场、罗源场,庐州王同场,寿州霍山场、麻步场、开顺场等。这些茶场是北宋榷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,负责茶叶收购、征税和专卖管理。清代,祁门红茶更是远销俄罗斯,年出口量突破10万担。
如今,安徽更是长三角重要的产茶大省,16个地市孕育了近40种名优茶品。其中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四大名菊中,贡菊、亳菊、滁菊均产自安徽。在中国六大茶类中,安徽就占了四席:绿茶、红茶、黄茶和黑茶各具特色。接下来,本文分别介绍下中国六大茶类。
第一类,绿茶(不发酵茶)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绿茶的种植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 60% 以上。一提到绿茶,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、碧螺春这些名茶就浮现在眼前。但实际上,安徽也藏着不少绿茶精品。除了知名的黄山毛峰,还有涌溪火青、岳西翠兰、桐城小花、舒城小兰花、铜陵野雀舌,每一款都独具韵味。
展开剩余49%第二类,黄茶(轻发酵茶)。黄茶产地少,品类也不多。比较知名的有四川蒙顶黄芽、湖南君山银针、安徽霍山黄芽。由于其知名度有限,再加上制作工艺复杂,难度颇高,据统计,黄茶在茶叶市场上并不常见,这也使得它的品类相对较少。
第三类,红茶(全发酵茶)。红茶产区广泛分布于云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等省份。常见的就有滇红、川红、祁红。
第四类,黑茶(后发酵茶)。黑茶产区相对固定,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广西等地产量较大。历史上,黑茶主要供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,当地居民蔬菜少、肉食多,黑茶有助于消化、平衡营养。安徽原本没有黑茶,直到祁门安茶出现,才填补了这一空白。
此外,白茶和乌龙茶(均是微发酵茶)虽非安徽主产,但近年来也有引种。白茶以福建福鼎、政和为正宗,按原料分为白毫银针、白牡丹等品类。乌龙茶则主要产于福建、广东、台湾三省,包括铁观音、武夷岩茶、凤凰单丛等名品,其绿叶红镶边的独特品质令人称奇。
根据发酵程度选茶,喝对更健康!发酵程度越高的茶,茶性更温和。比如红茶、黑茶就适合胃不太好的人喝。相反,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,茶性微寒,适合降火去燥,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。
发布于:安徽省贝格富配资-配资平台有哪些-股票无息配资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