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还记得2017年每两分钟卖出一辆Jeep的疯狂?
谁又想到,短短8年后,长沙工厂五度流拍、9.9亿贱卖竟无人问津?
77万车主一夜沦为“汽车孤儿”,配件价格飙涨10倍,修车比买车还贵!
这一切,都源于一场傲慢与偏见的自毁之路。
2015年,Jeep国产化点燃“情怀爆款”
广汽菲克押注Jeep品牌国产化,自由光、指南者、自由侠三款SUV密集上市,精准踩中中国SUV市场40%年增速的红利。
经销商疯狂扩张,长沙工厂三班倒赶工。
2016年销量暴增260%至18万辆,2017年冲上22.2万辆巅峰,“每两分钟卖一辆”成为行业神话。
当时谁都没料到:这场狂欢的燃料,竟是透支了Jeep积累80年的品牌信仰。
2018年“315晚会”,一夜间戳破质量谎言
央视曝光自由光2.4L“虎鲨”发动机烧机油问题,车主投诉如雪崩般涌来。
激怒消费者的是广汽菲克的傲慢应对:
先是否认问题,甩锅给“中国路况和驾驶习惯”;
拖延半年才启动召回,却仅升级软件了事;
技术公告声称“每千公里消耗0.5升机油属正常”。
“修不好的Jeep”成为全网热梗,二手车商闻风拒收。
当年销量暴跌43%至12.5万辆,经销商库存深度超3个月,引发退网维权潮。
战略迷失:硬派越野基因被亲手阉割
Jeep为抢夺家用市场,将自由光、指南者包装成“城市SUV”,却陷入致命矛盾:
硬派越野爱好者嫌弃它四驱缩水、底盘调校软化;
家庭用户抱怨它油耗高、空间小、内饰廉价。
当哈弗H6月销破8万、坦克300一车难求时,Jeep既拿不出硬核技术,又卷不过自主品牌的性价比。
荒唐的是,2018年广汽菲克直接放弃菲亚特轿车业务,孤注一掷押宝Jeep。
结果当SUV市场退潮,连救命稻草都没有。
电动化转型:一场零分答卷
2018-2025年新能源黄金期,广汽菲克交出令人咋舌的空白成绩单:
十年未推出全新燃油车型,主力仍是2016年的老平台;
车机卡顿如“诺基亚”,竞品却已普及智能座舱;
唯一新能源尝试是指挥官PHEV,纯电续航仅70公里,价格虚高被市场唾弃。
同期比亚迪狂卖302万辆新能源车,小米SU7首发日订单顶Jeep半年销量。
股东内斗:互相捅刀加速死亡
2022年初,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增持股比至75%,广汽集团24小时内发声明“深表遗憾”。
双方撕破脸背后是赤裸的利益算计:
Stellantis把中国定为“轻资产区”,资源向欧美电动化倾斜;
广汽集团全力输血亲儿子埃安,合资公司沦为弃子。
荒诞的是决策机制:
产品委员会一年只开两次会,自由光改款需经五大洲层层审批,拖延三年错过换代窗口。
管理层平均任期不足两年,中意美三方高管轮番甩锅。
破产残局:170亿投资化为81亿债务
2022年资产负债率飙至110.8%,81亿债务压垮最后一根稻草。
资产处置上演魔幻现实:
长沙工厂五度流拍,起拍价从19亿腰斩至9.9亿,仍无人问津;
某批评估价1.2亿的零部件,2037万白菜价成交。
唯一幸运的是广州工厂,被广汽埃安接手改造为新能源基地,流水线轰鸣声依旧,但流水线上奔跑的已是绿牌电动车。
77万车主的噩梦:售后沦为空头支票
虽然Stellantis承诺“保障售后”,但现实残酷:
原厂配件价格暴涨10倍,变速箱总成报价从3万飙到30万;
全国授权网点从400家缩水至几十家,车主跨省维修成常态;
自由光二手车残值率崩盘至40%,有车主哭诉:“20万买的车,修次发动机要8万”。
绝望的是法律困局:
长沙法院裁定40亿债权中,供应商和车主作为普通债权人清偿顺位垫底,获赔希望渺茫。
产业链雪崩:从流水线到地方经济的塌方
长沙工厂2000名员工被迫遣散,广汽预留2亿安置费杯水车薪,高龄技工再就业率不足30%;
配套的物流公司、零部件供应商爆发连环破产,某座椅厂老板跳楼前留书“货款要不回,对不起工人”;
地方政府税收损失超3亿,土地资源闲置拖累招商。
这场溃败早有预兆,
广汽三菱、东风雷诺、长安铃木,合资车企排队走上同一条绝路。
贝格富配资-配资平台有哪些-股票无息配资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