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带小侄子去社区医院打流感疫苗,候诊区里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吐槽:“我家娃挑得只吃炸鸡薯条,蔬菜碰都不碰,愁得我半夜睡不着”“上次体检医生说免疫力低,动不动就感冒,真不知道该做什么菜”。我看着小侄子攥着我的衣角往我手里塞橘子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总生病,我妈天天变着法儿熬蔬菜粥、炒软嫩的小青菜,现在小家伙虽然还是爱跑跳,但感冒次数明显少了。
其实孩子长身体的劲儿,全藏在日常的三餐里。不用追着喂补品,也不用逼孩子吃“超级食物”, 每周选对几样家常菜,变着花样做,孩子吃得香,个子悄悄往上窜,免疫力也跟着涨。今天就把我家常做的4类菜分享给大家,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便宜货,做法简单到新手妈妈也能上手。
绿叶菜要选“嫩”的,不是越绿越好
很多妈妈觉得绿叶菜越绿越有营养,其实不然——太老的菠菜梗子硬,孩子咬不动;空心菜梗太粗,嚼起来费劲,反而让孩子嫌麻烦。 选绿叶菜要挑“嫩娃娃”:比如菠菜要选叶子舒展、梗部细细的,捏一下茎秆能轻易弯折;上海青要选菜帮薄、叶子呈椭圆形的,这种炒出来软嫩,孩子一口一个。
我家最常做的是 菠菜鸡蛋羹:菠菜焯水30秒(别焯太久,不然维生素流失),切碎;鸡蛋加1.5倍温水打散,过滤掉泡沫,倒入铺了菠菜的碗里,盖保鲜膜扎几个孔,蒸8分钟。出锅淋点香油,蛋羹滑溜溜的,菠菜软嫩得像化在嘴里,小侄子每次都能吃小半碗。还有 小白菜豆腐汤:小白菜切段,嫩豆腐切小块,起锅放一点点油,下葱花爆香,加清水烧开,放豆腐煮2分钟,再放小白菜,加盐调味,撒点虾皮。汤鲜得能喝光,孩子连菜带汤都扒拉干净。
展开剩余70%根茎类要带点“土气”,藏着的维生素最实在
胡萝卜、土豆、南瓜这些根茎类菜,看着土,其实是“营养仓库”。比如胡萝卜里的β-胡萝卜素,要转化成维生素A才能被孩子吸收,可孩子不爱吃生的,也嫌煮的软趴趴。 换个做法就不一样:把胡萝卜切成星星、月亮形状,用橄榄油炒到半熟,再和米饭一起焖成“星星饭”;或者和排骨一起炖,胡萝卜吸饱了排骨的鲜味,变得软软甜甜的,孩子会主动夹。
我家小侄子以前见胡萝卜就跑,现在每次炖排骨都要挑里面的胡萝卜块,说“星星胡萝卜比糖还好吃”。还有土豆, 选黄心土豆(表皮粗糙、芽眼深的那种),蒸熟压成泥,加一点牛奶和黑胡椒,做成土豆泥,蘸点番茄酱,孩子能吃满满一盘。土豆里的淀粉和钾元素,能帮孩子补充能量,脾胃也舒服。
菌菇类要煮得“软”,孩子的胃爱这份温柔
香菇、平菇、金针菇这些菌菇,鲜味足,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高,对孩子的免疫力特别好。但孩子嚼不动硬邦邦的菌菇, 一定要煮软:比如香菇,泡发的时候用温水,剪去硬蒂(保留一点根,味道更浓),和鸡一起炖,香菇吸满鸡汤的鲜味,咬一口软乎乎的,孩子连汤都喝光。
金针菇要选根须整齐的,撕开洗净,和娃娃菜一起煮火锅,或者做金针菇蛋花汤:金针菇切根,起锅烧开水,放金针菇煮1分钟,淋蛋液,加盐和香油,撒点葱花。汤清鲜,金针菇软嫩,孩子喝得呼噜呼噜。还有平菇,撕成小朵,和青椒一起炒,放一点点糖提鲜,平菇炒得软软的,孩子夹起来不费劲,不知不觉就吃了一把。
蛋肉搭配要“巧”,鲜味勾住孩子的筷子
孩子长身体需要蛋白质,可纯吃水煮蛋会腻,纯吃肉会腻。 把蛋和肉搭在一起,鲜味翻倍:比如 鸡蛋肉末羹:猪肉末加一点淀粉抓匀,起锅放油,下肉末炒散,加清水烧开,淋入打散的鸡蛋液,加盐、生抽调味,撒点香菜。羹滑嫩,肉末香,孩子捧着碗喝得满脸都是。还有 番茄炖牛肉:牛肉选牛腩,切小块焯水,起锅放油,下番茄炒出沙,加牛肉翻炒,加开水炖1.5小时,最后加一点土豆块。牛肉炖得软烂,番茄酸酸甜甜的,孩子啃着骨头都能把肉吃完,连土豆都抢着吃。
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让孩子“刻意补”什么,就是 每周把这些菜轮着做,换着花样端上桌。比如周一菠菜鸡蛋羹,周三胡萝卜炖排骨,周五香菇鸡汤,周日番茄牛肉——孩子吃习惯了,反而会主动问“妈妈,明天吃什么菜呀”。
上周体检,医生说我小侄子的指标都不错,身高长了2厘米,免疫力也上来了,没那么爱感冒了。我妈笑着说:“还不是因为你天天变着法儿给她做蔬菜。”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啊,不过是 把“多吃菜”这件事,做成孩子喜欢的样子。
孩子的个子是慢慢长的,免疫力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。不用焦虑“没给孩子吃贵的”,只要每周多花点心思,选对几样家常菜,变着花样做,孩子吃得香,身体自然就结实。
你家孩子最爱吃的蔬菜是什么?评论区聊聊,下次我也去试试你家的做法~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贝格富配资-配资平台有哪些-股票无息配资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