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来西亚王宫那天的空气像凝固的铅块。苏丹易卜拉欣抓起话筒,声音如炸雷劈向全场:“难道我们要把小伙子们塞进飞行棺材吗?” 这句话像把烧红的匕首,瞬间刺穿了价值1.87亿令吉的“黑鹰”直升机合同。军方高层面色铁青地看着这份折腾两年的采购计划,在最高统帅的怒火中化为灰烬。
一具复活的“飞行棺材”
当国防部在今年8月悄悄重启废弃合同时,没人想到会被国王当众斩首。这份诞生于2023年5月的协议堪称魔幻——马来西亚竟要租用四架机龄超30年的美军退役UH-60A黑鹰。这批诞生于冷战时期的古董,连美军自己都早在2005年全面淘汰。
更荒诞的是合同轨迹:签约后拖到2024年10月,承诺的首架直升机不见踪影。国防部去年11月明明已发取消函,谁知半年后它竟借尸还魂。若非最高元首在8月军事会议上拍案而起,这批机身上能刮下阿富汗战尘的老家伙,差点就成了马来西亚空军的“新装备”。
展开剩余79%“租赁二手武器等于自杀。” 武装部队总司令阿芬迪·布安次日向全国证实:黑鹰计划永久终止。他背后的电子屏还闪着这些数据:过去五年全球黑鹰系列坠毁事故27起,光是2023年就发生肯塔基州双机相撞(9人死亡)和加州训练事故(3人重伤)。而马来西亚自己更不陌生——今年4月两架直升机在阅兵排练中相撞,残骸至今还在梳邦空军基地仓库里发锈。
军购链条上的秃鹫
国王的矛头显然不止对准破铜烂铁。“国防部坐满军火贩子!” 易卜拉欣当天的控诉振聋发聩。退役将领变身承包商代理,纺织公司倒卖军用无人机,这种魔幻场景在他口中化作冰冷现实。
这记重锤砸开的是更血腥的账本:
78亿装甲车烂账:审计署报告显示,68辆AV8装甲车延期两年交付,承包商却照收全款 消失的军舰:2011年启动的近海战斗舰项目烧掉60亿令吉,至今未造出一艘实船 特种部队泳池闹剧:2022年就该投入使用的训练设施,工地至今荒草丛生“如果你们不会谈价格,先来问我。”国王这句冷笑话让全场死寂。国际伊斯兰大学军事专家东姑·莫哈尔的解读一针见血:“无能比腐败更致命。当采购军官连装备参数都看不懂,纳税人的钱自然成了秃鹫的盛宴。”
美国军售的带毒蛋糕
被马来西亚当众退货的黑鹰直升机,恰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最锋利的镰刀。这款1979年服役的老兵,被五角大楼包装成“战略合作纽带”,从波兰到菲律宾疯狂倾销。但光鲜外壳下藏着狰狞真相——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报告显示,近五年对外军售中二手装备占比骤增37%,翻新成本却按新货计价。
马来西亚对此有切肤之痛。上世纪80年代采购的88架美军二手A-4天鹰战机,交付时半数无法升空,坠毁率高达26%。这场持续十年的军购灾难,最终以提前十年退役收场。历史仿佛在轮回:当总理安瓦尔在卡塔尔论坛坦言“无力监控本国海域”时,美国“恰好”提出赠送退役巡逻艇——和当年塞给马来西亚问题战机的剧本如出一辙。
“军售是最高明的殖民。” 地缘政治学者阿兹米·哈姆扎在《联合早报》撰文警告:当一国军队连螺丝钉都要进口,战场指挥权早已半卖半送。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去年接收美军“捐赠”巡逻艇时,舱内操作系统竟需每月支付密钥费,活脱脱的现代版城下之盟。
改革还是表演?
国王震怒后,国防部火速宣布“重新审视所有采购项目”。但吉隆坡街头涂鸦道出民众心声:刷层新漆的老坦克,照样是废铁。看看这些现实:
海军18艘新舰计划搁浅14艘,现役舰艇75%超龄服役 沙巴州边境哨所去年被曝用二战望远镜监控海盗 空军F/A-18机队因零件断供,出勤率跌破40%“反腐风暴往往只卷走小鱼。” 前国防采购官卡马鲁扎曼向笔者透露:某退役上将控制的皮包公司,五年经手21亿令吉采购却从未交付完整订单。当记者追问公司现状,他苦笑着划开手机——该公司官网最新动态,竟是上周中标军用无人机维护合同。
东南亚的觉醒时刻
马来西亚的飞行棺材闹剧,恰是东南亚军购困局的缩影。印尼耗资8.4万亿盾购买的巴西装甲车,因热带雨林腐蚀大面积趴窝;菲律宾采购的南非榴弹炮,半数因水土不服成摆设。当越南咬牙推进国产光州级护卫舰时,西方媒体齐刷刷嘲讽“山寨货”的场景,暴露了真正的恐惧——他们怕的是挣脱锁链的头脑。
“靠租来的剑守护家园,剑刃永远对着自己喉咙。”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六十年前的警句,今天依然在马六甲海峡回荡。当苏丹易卜拉欣摔碎那纸合同时,他真正砸向的是套在东南亚脖子四十年的枷锁。此刻雅加达的军工厂里,印尼工程师正在调试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平台;曼谷郊外,泰国皇家陆军测试着本土改造的VT-4坦克。或许不久后我们会看见:当第一颗马来西亚制造的螺丝拧进战斗机引擎,那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。
发布于:福建省贝格富配资-配资平台有哪些-股票无息配资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